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高中哪家好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哪几所高中大神们帮帮忙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高中哪家好以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哪几所高中大神们帮帮忙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酒泉中学酒泉市第一中学酒泉三正世纪学校酒泉市肃州中学酒泉上坝乡职业中学玉门市第一中学玉门市第二中学玉门石油管理局第一中学玉门石油管理局第二中学安西县西湖学校安西县中学安西县南岔中学敦煌中学敦煌市第二中学敦煌市第三中学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学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嘉峪关市新城中学嘉峪关市文殊中学嘉峪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黑刺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南30km处,是党河南山地区近年发现的成型金矿床,333+3341资源量约20×103kg,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谢群,2003),矿床规模达到中型。
该区岩金地质调查工作始于90年代中期,甘肃省地勘局物探队通过对区内化探异常的查证和地质普查,先后发现了黑刺沟金矿床、贾公台金矿床、振兴梁金矿点、小黑刺沟铜矿点、狼查沟金矿点、东红沟金矿化点及半截沟金矿化点等,并认为该区是甘肃省内以铜、金为主伴生砷、汞、锑、铅、锌的又一主要成矿区带。在此期间,甘肃地矿局酒泉地质队也在区内开展了金矿普查找矿工作,通过异常检查,发现了一批金矿化点。原武警黄金第十五支队、十四支队在本区开展岩砂金普查找矿,发现了东山湾金矿床。
1区域成矿地质环境
1.1大地构造单元
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板块北缘早古生代中期被动陆缘党河南山早古生代裂谷带。
1.2区域地层
出露的地层以奥陶系和志留系的各类火山岩、碎屑岩和砂砾岩为主,泥盆纪及以后的地层局部出露,从海-陆交互相到陆相,由碎屑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类组成。出露的岩体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岩类,有鸡叫沟中细粒闪长岩类(
)、黑刺沟脑石英闪长岩(
)和贾公台斜长花岗岩(
),另有一些花岗岩脉、闪长玢岩脉和辉绿岩脉等。
1.3区域构造格架
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呈NW-SE向展布,构成乌兰达板山突出的构造形迹。褶皱主要为乌兰达板-黑刺沟脑、扎子沟-乌鸦沟复向斜,青水沟南山向斜。断裂与褶皱轴平行排列,主要有清水沟-大冰沟、清水沟-玉勒昆且干尔德、白石头沟、乌兰达板-大沙沟及黑刺沟断裂(图1)。
本区NWW向的清小沟脑-古穆博里达岭断裂,西起清小沟脑,向东经乌兰达坂、大冰沟到古穆博里达岭以东,延伸长达130km,断裂带宽100~300m,构造岩多呈粉末状,局部强片理化,揉皱发育,断裂面倾向北东,倾角60°~70°,局部较缓,30°~40°,切割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及白垩系地层,沿断裂产出的花岗闪长岩体,蚀变强烈,具多期活动和继承性活动特征。对区内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起主要作用,控制了矿床(点)和化探异常带的总体展布。
EW向的深大断裂活动将更有利于研究区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连接,这也是造成区内NW向断裂与EW向断裂交会部位发育加里东晚期岩浆侵入岩的最直接原因,它有可能是区内岩浆活动的直接通道。而区内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密切,从而造成区内金属矿产的分布呈EW向成带、NW向成群的特点。
在深大断裂两侧派生的次级张性、张扭性断裂、韧性剪切带及裂隙群,是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而且还是容矿的有利空间,是控制矿体就位的直接控矿构造。黑刺沟金矿受控于乌兰达坂-大沙沟NW向逆断层,控容矿构造为NW向具韧性剪切特征的构造破碎带,构造破碎带中构造岩碎裂越强,矿化蚀变越强,矿化发育于具韧性剪切特征的构造破碎带。贾公台金矿矿化带产于走向NWW向、倾向N(岩体方向)的构造片理化带,岩体东南部走向NE,倾向NW(岩体方向)的构造片理化带也是较有利的成矿部位;哈熊掌金矿容矿构造为NNW—NNE向的破碎带;东山湾金矿受NNE向断裂和近EW向压扭性逆冲断层及其次级的平行挤压带控制,近EW向与NE向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最有利的空间。
图1区域主要断裂构造及次级构造分区图
1—晚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盆地;2—志留纪地层;3—奥陶纪地层;4—元古宙地层;5—奥陶纪火山岩;6—加里东期岩浆侵入岩。
Ⅰ—北部基底隆起区;Ⅱ—中部断褶区;Ⅲ—南部断陷区。①—扎子沟-乌兰达坂沟口断裂;②—清水沟脑古穆博里达岭断裂;③—清水沟南-玉勒昆且干尔德断裂;④—扣克乌送达坂-扎子沟-大道尔吉断裂;⑤—红庙沟-且尔干德-黑刺沟-达格德勒断裂;⑥—大哈勒腾河脑-牙到台-哈熊掌断裂
1.4区域岩浆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受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影响,除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外,还发育火山活动。其特点是岩浆活动的时代较集中,主要集中发育于早古生代;形成的岩浆岩岩性单一,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质岩浆侵入岩,在空间上岩浆岩主要集中分布于工作区的西部(图2)。
图2区域岩浆岩分布图
Q—第四系;N—新近系;C—T—晚古生界;S—志留系;O—奥陶系;Pt—元古界
1—岩浆侵入岩;2—早奥陶世火山岩
岩浆岩的演化与研究区地质演化相一致,由早至晚,由同碰撞型侵入岩转为造山晚或晚造山侵入岩,岩浆岩成分的酸碱度逐渐增高。根据区内岩浆侵入岩的产出特征结合同位素测龄,区内岩浆侵入活动主要集中于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及加里晚期3个时期。加里东早期岩浆侵入活动,在党河以北形成了大道尔基超基性岩体,在研究区内形成了扎子沟岩基的一部分,被中期的侵入岩所侵蚀,而与中期侵入岩很难区分。所以区内岩浆侵入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体主要为中晚期。
本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主要为加里东中晚期和加里东晚期2期,主要的岩性有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斑岩及各种脉岩。本区的多金属矿化与加里东晚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岩对成矿有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特点如下:
1)岩体含矿或本身就是矿化体,含矿岩体主要为中-酸性侵入的斜长花岗岩体,如贾公台金矿的全岩矿化、鸡叫沟金矿的13号脉等。
2)岩体中产出金的热液蚀变型和石英脉型矿化,如贾公台金矿床、哈熊掌金矿床、东山湾金矿及振兴梁金矿点等。
3)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的破碎带中,产出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贾公台金矿床表现特别明显,东山湾金矿和哈熊掌金矿中这种现象也有所表现。
4)岩浆的多次活动,在早期岩体中形成的断裂、裂隙构造,是矿体就位的有利部位。
区内加里东晚期中酸性小岩株具有较高的金含量,贾公台斜长花岗岩中金平均值为8.5×10-9,振兴梁斜长花岗斑岩中金含量20.76×10-9;这些岩体均较小,与成矿有较密切的关系。
已发现矿床的同位素资料表明,本区金及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硫源具深源特征。从黑刺沟金矿区、贾公台金矿区和东三湾金矿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来看,δ34S‰变化范围为-4.81~-3.81,变化范围小,接近陨硫。结合东三湾金矿、黑刺沟金矿和贾公台金矿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矿床地质特征,可以确定这3个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1.5成矿单元
矿床位于秦-祁-昆成矿域之祁连成矿省的柴北缘成矿带。
2矿区地质特征
2.1赋矿地层
黑刺沟金矿主体产于奥陶纪砾岩层中,同时受断裂控制,北距贾公台花岗岩体约4km。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上奥陶统,由老到新可划分为5个岩性段、4个沉积相。第一、二岩性段为浅海相,由各类火山(陆源)碎屑岩类组成;第三岩性段是火山灰-泥流石相,为坡积带沉积;第四岩性段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由泥岩、砂岩、砾岩组成;第五岩性段为浅海-半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类。第四岩性段是主要含矿层,金矿化普遍发育(图3)。
2.2矿区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较发育,岩体侵位多受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呈岩株和岩脉(或岩墙)状零星出露。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闪长岩,还可见有石英二长岩,其边部多穿插围岩,内部富含围岩角砾,有时可见有冷凝边和角岩化现象,显示浅成侵位的特征。此外,该岩体成矿作用明显,与黑刺沟地区金矿的形成息息相关,矿区内重要的金矿体均位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
2.3控矿构造
矿区内控制矿体产状的构造为黑刺沟断裂带,该断裂和乌兰达板-黑刺沟脑复向斜轴线基本一致,走向125°,倾角70°~80°。断裂带内岩石破碎蚀变强烈,并见有糜棱岩化岩石和糜棱岩,反映该断层活动强烈、性质复杂,可能为韧—脆性长寿断裂,它的次级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
图3黑刺沟金矿区地质简图
Q—第四系;Ss,Sst,Sls,Slsg—志留系灰绿色砂岩,凝灰质砂岩,砂板岩互层,砂砾岩互层;Cg—石炭系砾岩;δ—二长闪长岩;η—石英二长岩。1—断裂及编号;2—矿(化)体
2.4围岩蚀变
本区的矿化蚀变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蚀变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硅化、铁碳酸盐化、毒砂化、黄铁矿化和角岩化。
控矿破碎带内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的强度与金属硫化物及金的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蚀变越强,矿化越好。蚀变分带不明显。矿带边部蚀变弱,以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为主,有少量黄铁矿化。矿带内部蚀变强,以硅化、铁碳酸盐化和毒砂化为主,黄铁矿化次之,绢云母化较弱。
2.4.1硅化
呈细小粒状产出,棒状石英均匀分布,局部见石英呈网脉状、条带状,表明是在动态条件下发生的。硅化与构造变形同期。与硅化关系最密切的矿化为黄铁矿化,其次为毒砂化。
2.4.2铁碳酸盐化
主要表现为细粒他形粒状均匀浸染,与其密切共生的金属矿化为尘点状均匀浸染的自形矛状、针状毒砂。
2.4.3绢云母化
多为原泥质物重结晶而成,已向白云母渐变,与其相关的金矿化不明显。
2.4.4碳酸盐化
为较低温下的产物,一种为原碎屑岩中的钙质胶结物发生重结晶,另一种为矿化晚期张裂隙中充填的方解石细脉、网脉,二者均与矿化关系不密切。
2.4.5金属矿化
主要为毒砂化,呈细小尘点浸染状、针状、矛状,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其次为黄铁矿。
2.4.6角岩化
发育在矿带北盘围岩(底板围岩)中,以黑云母角岩为主,其次为方柱石角岩,每条矿化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性,在黑刺沟金矿区的两侧依次为锑-金、铅-金和铜-金矿化。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床(体)特征
黑刺沟金矿分为3个矿区,分别为黑刺沟金矿区、红石山金矿区和金硐坡金(锑)矿区(图3)。前二者已探明的金属量分别为15.404×103kg和0.664×103kg,后者控制程度不够,估算与前二者相比更少。黑刺沟矿区矿带产于奥陶系,总体形态受古三角洲相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体厚度变化随该沉积相的变化而变化(图4)。矿体形态受砾岩层中的层间构造控制,产于断裂带及上盘的砾岩中,表现出蚀变岩型金矿的特点。矿体在3条勘探线上的厚度及品位变化见表1。
表1矿体在不同勘探线厚度、品位变化
3.2矿石成分
按自然类型,可将黑刺沟金矿区矿石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2种。前者主要由后期构造活动及地表风化淋滤影响形成,与原生矿石相伴,均呈带状分布(图4),一般赋存在地表附近。原生矿石有砾岩型、碎裂岩化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网脉型等,矿石中的黄铁矿呈细脉、团块和浸染状,主要分布于胶结物和裂隙中,砾石中也有细脉和浸染状黄铁矿分布。
图4黑刺沟金矿140勘探线剖面图
1—氧化矿体;2—原生矿体;3—粉砂岩;4—砾岩;5—凝灰岩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毒砂呈黄白色,有的表面具黄褐色氧化薄膜,晶形为针状、纺锤状,多以细脉状充填在碳酸岩脉的边部或其裂隙中。黄铁矿呈自形晶,以五角十二面体及聚晶出现,其次是草莓状,为载金矿物之一。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和磷灰石等。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一般<5%,其中,以细小尘点状、矛状及针状毒砂为主,粒径一般<0.001mm,呈浸染状均匀分布。
金矿化的矿化元素除As(>400×10-6),Sb(>40×10-6)及Au(平均1.3989×10-6)含量较高外,其余元素如Ag,Mo,Cu,Pb,Zn,Bi和Hg均很低,即典型元素组合为Au-As-Sb。因此,Sb、As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尤其是As,可作为金矿(化)体的直接指示标志,并说明金矿化的形成温度较低,为中—低温矿床,这与胶状黄铁矿的出现相一致。这类矿石金含量平均为1×10-6~2×10-6,最高可达5.9×10-6。
石英脉型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一般<10%,矿物颗粒较粗。由于金属矿物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含矿石英脉。石英脉型矿化的元素组合与蚀变岩型明显不同,其矿化金属元素平均含量除Au(1.84×10-6)较高以外,Ag(>5×10-6),Mo(11.22×10-6),Cu(1758×10-6),Pb(1403×10-6),Zn(897×10-9),As(>400×10-6),Sb(38.60×10-6),Bi(38.62×10-6)及Hg(136×10-9)含量均很高,即找金指示元素除Au,Sb外,还可有Ag,Mo,Bi,Cu,Pb,Zn及Hg等,尤其以Ag,Mo和Bi为特色。同时,金属矿物除前面所述以外,可能还有辉铋矿和辉钼矿。
自然金、银金矿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存在。镜下可见金矿物呈<0.001mm的颗粒赋存于脉石矿物缝隙间及包裹在石英中,其粒度统计见表2。
表2金矿物的粒度统计
注:数据来源为《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黑刺沟金矿和贾公台金矿地质普查报告》,甘肃物探队,1996。
人工重砂金则呈金黄色或金黄略显白色的片状、丝状及微粒状,最大粒径约0.02mm,一般在0.01mm以下,电子探针分析为自然金及银金矿(表3)。
表3自然金、银金矿电子探针 w(B)/%
注:数据来源为《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黑刺沟金矿和贾公台金矿地质普查报告》,甘肃物探队,1996。
3.3成矿阶段划分
Ⅰ:石英脉型多金属-金矿化阶段(早期石英脉型矿化阶段)形成最早,发育石英脉及方解石石英脉,内富含粗粒立方体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辉铜矿等,呈团块状分布于脉体中,该矿化阶段伴生金含量也较高。
Ⅱ: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阶段,又可分为2个亚阶段。Ⅱ-1:硅化-黄铁矿化亚阶段,形成于构造片理化及构造破碎的同时,蚀变以硅化为主,其次为绢云母化。金属矿化以发育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为特征,是金矿化的重要时期。Ⅱ-2:铁碳酸盐化-毒砂化亚阶段,稍晚于硅化阶段,以发育铁碳酸盐化及毒砂化为特征,同时局部发育有胶状黄铁矿,表明形成温度较低。可见毒砂以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为核心呈放射状或围绕其生长,说明毒砂形成要晚于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该亚阶段是金矿化的最主要时期,金品位可达5.85×10-6。另外,毒砂化也可直接叠加于早期石英脉型矿化之上。
Ⅲ:石英脉型金(锑)矿化阶段(后期石英脉型矿化阶段)以发育辉锑矿石英脉为特征,金属矿物只有团块状辉锑矿。脉体平均含金0.543×10-6。辉锑矿石英脉矿化也可直接叠加于早期石英脉型矿化之上,可见辉锑矿呈网脉状、团块状沿早期石英脉裂隙产出。
Ⅳ:碳酸盐化阶段,为成矿晚期阶段,矿化作用弱,标志金矿化结束。
上述成矿阶段虽时间上稍有先后,但空间上则多有叠加,亦可单独产出。
4矿床成因分析
4.1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
黑刺沟金矿区硫同位素组成见表4,黄铁矿、辉锑矿的δ34S变化均很少,接近陨石硫,反映其与岩浆活动的密切成因关系。黄铁矿的w(Co)/w(Ni)值显示本区金矿与岩浆热液有关。
表4黑刺沟金矿硫同位素组成
表5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
注:数据由核工业测试实验中心测试,2003。
4.2稀土元素
从矿石、岩体及地层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表5),黑刺沟金矿不同矿石微量、稀土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表明其成因复杂,可大致分为3组:第一为强亏损Nb,Ta,Zr,Hf,富集Eu,表明源区可能为深源;第二是重稀土相对亏损,无Eu异常,可能与地层关系密切;第三为重稀土弱亏损,Eu负异常,可能与区内岩浆活动有关。
4.3矿床类型讨论
黑刺沟金矿床具明显的层控特点。首先,矿体严格受砾岩层中的层间断裂控制,产于构造破碎带及其上盘的砾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原生矿石以砾岩型、碎裂岩化砾岩型为主,尽管在红石山金矿区,金硐坡金(锑)矿区存在NW、近SN向的矿脉(体),但其规模小,非矿化主体,如果仅根据2个小矿区的特点而定为其他类型的矿床显然不合适。其次,对矿区沉积相及其含金性研究表明,金矿化强度与沉积相、砾石含量有一定关系,以硅质胶结的砾岩含金性好,随砾石含量减少粒度变细,金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再次,金矿化带上盘围岩为金的负异常带,带宽150m,表明金成矿时从围岩中汲取了成矿物质,金矿成矿与围岩关系密切。
黑刺沟金矿不同于典型的层控型金矿(兰德型金矿)及传统意义的岩浆热液型等金矿类型。正如上述介绍,有学者将其归为兰德型金矿,亦有学者研究认为该矿床是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共同影响的结果,却没有明确归类,也有人认为是蚀变岩型金矿。这表明黑刺沟金矿床类型归属存在争议,给以明确类型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从黑刺沟金矿已有的少量稀土、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资料看,矿床成矿物质主体更趋向于深部来源,与岩浆活动有关,而不是来源于砾岩地层,这显然不符合层控型金矿的特征,把该矿床归属于砾岩型或层控砾岩型金矿与事实不符。但是,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体与围岩的关系看,该矿床确实表现出某些层控的特点,即矿体基本产于固定层位的构造破碎带中,矿石品位和地层岩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那么把该矿床归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也不合适。
在黑刺沟金矿遇到的问题,是我国西部地区金矿地质工作中比较典型的问题。事实上,近几年在西部新发现的部分中、大型金矿床均表现出与黑刺沟金矿相似的特点,如甘肃阳山特大型金矿、甘肃岷县寨上中型金矿,矿床均受一定的地层层位控制,而该地层又不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岩浆活动是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路彦明,2004)。
5找矿标志
区域上寻找石英二长闪长岩岩株集中发育区,在岩株发育区寻找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破碎带;在构造破碎带中找硅化、铁碳酸盐化及毒砂化、黄铁矿化等强蚀变地段及石英脉体发育地段;在原生异常中找Au,Sb及As的高异常带。
参考文献
金治鹏,何进中,芦青山.2004.甘肃省肃北县黑刺沟金矿田地球化学特征,甘肃地质学报,13(1):74~79
刘志武,李永军,李厚民等.2003.党河南山黑刺沟地区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金矿化.华南地质与矿产,(1):12~16
路彦明,范俊杰,赵新峰等.2004.甘肃黑刺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类型归属.黄金地质,10(4):1~6
(张艳春编写)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的南部和北部,辖地分为南山地区和北山地区互不相连的两部分,中间隔着敦煌、瓜州、玉门三县(市),两地直线距离180多公里。南北两部分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8%,为全省地域最辽阔的边陲县份。
南部座落在祁连山脉的西缘、河西走廊西端的南侧,俗称南山地区。东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邻,南与青海省天峻县接壤,西南与西部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毗连,北与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衔接。地理坐标北纬38°11′—40°01′,东经94°33′—98°59′,东西最长处41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160多公里,面积35118平方公里。
北部飞地马鬃山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北侧,古肃州之西北,俗称北山地区,东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南望瓜州县和玉门市,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北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国境线长65.01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0°42′—42°47′,东经95°31′—98°26′,东西宽190多公里,南北长220多公里,面积31630平方公里。肃北县境内地形复杂,南山和北山地貌各异。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44.7%,山间盆地和谷地占28.3%,戈壁和滩地占26.4%。
南山地区地处祁连山西段、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河西内陆河流域,东南高西北低。依地貌类型,东南部为祁连山西端高山区,约占南山地区面积的72.61%,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西北靠近敦煌、瓜州一带为沙砾戈壁倾斜高平原区,占南山地区面积的27.39%。有3条西北至东南走向平行而高峻的山岭,自北向南为野马山一疏勒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绝对高度大于4500米,相对高度在2000—2500米,大雪山的最高峰海拔5483米,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26.8米,为甘肃省最高峰。北部祁连山西段高山区地势高耸,有高山、深谷和山间盆地。
北山地区地处蒙新高原,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大部是中低山和残丘地貌,其中山地占30%。依地形发育特征,可分为马鬃山中低山区、马鬃山南部基岩戈壁高平原区、西南部基岩戈壁高原与山滩地区、北部准平原山滩地区共4个水平区域。肃北县南、北两地区因所处纬度不同,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气候各具特点。
南山地区位于中纬度,深处欧亚大陆内地,受南来季风影响小,是典型的内陆高寒荒漠草原气候。党城湾地区年平均气温6.3℃,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温度-25.1℃(1980年2月4日);7月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温度33.9℃(1979年7月14日)。年降水量86—280毫米(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年降水量增加8—12毫米),蒸发量2493毫米。年日照时数3111.5小时。无霜期156天。年均风力3.7级,最大风力10级,年均风速3.6米/秒。
北山地区因纬度偏北,戈壁广布,远离海洋,边沿又有山脉阻隔,暖湿气流不易到达,气候更为干燥,属戈壁荒漠气候(温带干旱气候)。公婆泉地区年均气温3.9℃,1月平均气温-11.8℃,极端最低温度-33.7℃(1958年1月13日);7月平均气温18.8℃,极端最高温度34.5℃(1975年8月4日)。年降水量85.2毫米,蒸发量3072.9毫米,年日照时数3316.5小时时,无霜期128天,年均风力4.5级。地表水肃北县南山地区常年性河流从西到东依次有党河、踏实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四条,均属于疏勒河内陆河水系,各河系年径总流量14.27亿立方米。水源主要依靠冰川和泉水补给,支流较多,流程较长,流量较大,比降大,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不均匀。此外还有若干季节性小沟小河。境内多数河流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封冻,次年3月中旬至4月底融解,封冻期约半年。此外在祁连山区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山地发育着规模巨大的冰川975条,面积849.4平方公里,年融水5亿多立方米。主要河流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长度
(公里)境内长度
(公里)集水面积
(平方公里)年均流量
(立方米/秒)疏勒河7.216203501096122.8党河3.0235028064609.39石油河0.551104512791.74踏实河0.526015——1.64北山地区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均为季节性雨洪形成的沟谷。沟谷宽500—1000米不等,多呈枝状遍布全区域。平均每年雨季形成2—4次洪水,每次持续时间约1—3小时,年洪流总量约6855万吨。以马鬃山、平头山为分水岭,岭南汇集的洪水向疏勒河方向流去,岭北汇集的洪水向梭梭戈壁流去,岭西洪流向明水方向流去。地下水肃北县南山地区地下水含于更新纪砾石层中,厚度约在60一200米之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隙水、裂岩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4种类型。北山地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第四纪堆积孔隙水和洪透水补给,平均水位10一20米,最深50—80米,最浅0.5—2米。
肃北境内泉源星罗棋布,全县共有大小泉源499眼,多分布于山洞、沟谷,及山麓阴湿地带,少数为温泉。其中南部372眼(淡水360眼,咸水5眼,苦水7眼);北部127眼,泉水量很小,一般每秒钟出流不足1升。截至2008年,肃北县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林地10.97万亩,耕地1.2万亩。
南山地区天然草场约2.53万平方公里,分为7类草场,可利用率80%,中旱年景下饲草储藏量14.5亿公斤。灌丛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800米,面积约220万亩;草原化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3100—4000米,面积约720万亩,是南山地区牧场精华所在;盐生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南山各河垴、河沟地带,面积194万亩;荒漠草场类广布于南山地区低山和戈壁上,面积133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49.8%;此外还有少量荒漠化草场、草甸化草原草场和沼泽化草甸草场。
北山地区天然草场约2.84万平方公里,有3类草场,可利用率50%。荒漠草场类为主要草场类型,遍布全境,面积371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8%,植被稀疏;荒漠草原草场类分布在剥蚀中低山和残丘,面积368.7万亩,占境内草场总面积的9.03%;还有极少数盐生草甸类草场,约4万亩。肃北县境内野生动物分布广、数量多,截至2012年已查明17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2种,属于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一级珍贵动物有白唇鹿、藏野驴、蒙古野驴、北山羊、普代原羚、野牦牛、野骆驼、雪豹、黑颈鹤、胡兀鹫、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14种。
截至21世纪初,肃北境内查明高等植物共有42科154属278种,其中裸子植物33科141属259种,中国特有种70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100多种。其中,国家规定保护的一级植物有裸果木,二级植物有胡杨;防护造林植物8种;优良牧草55种,药用植物44种。 2012年,肃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7万元,比2011年增长11.41%;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68万元,比2011年增长5.95%,其中农业增加值782万元,林业增加值1万元,牧业增加值311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3万元。
牧业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有牧户891户,2369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牦牛、骆驼等,年饲养量38万头(只),年产绒毛50万公斤,肉类196万公斤。全县划定基本草原面积7772.83万亩,落实草原禁牧760万亩、草畜平衡3607.37万亩,流转土地草场0.35万亩,兑现草原补奖资金6350万元。
农业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农户1050户,3395人;有耕地1.2万亩,农作物以春小麦、蚕豆、胡麻为主,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播种面积达到500亩。 2012年粮食产量4209吨,胡麻产量500吨,玉米产量310吨,蔬菜产量450吨,洋芋产量1711吨。至2012年,肃北县形成了以黑色金属、黄金及有色金属、煤炭、清洁能源四大产业为主的县域工业经济体系,拥有年产2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原煤、2000公斤黄金生产能力。
2012年,肃北县工业增加值31.78亿元,比2011年增长26.4%;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84.5%,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97.01%。零售业
2012年,肃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7.7%。
金融保险
2012年末,肃北县金融机构总数4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8354万元,其中居民储蓄3359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3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501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881万元。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保险企业及网点2家,保险费总收入682万元,比2011年增长8.89%。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94万元,人身保险收入358万元。
邮政电信
2012年,肃北县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1600万元,增长28.3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9万元,增长21.50%;电信业务收入1341万元,增长22.30%。2012年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048户,其中固定电话总用户2868户,移动电话用户12180户。全县共有互联网络固定用户1765户,比2011年增长8%。
旅游业
2012年,肃北县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6.6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95.4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700万元,增长97.46%,占全县GDP总量的1.51%。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我省惟一的边境县。自治县自1950年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489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1979年分别增长344倍、619倍和23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是全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份之一。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小康的民族自治县,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高福利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以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军为团长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祝贺团到会祝贺;以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为团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省政协副主席李永军,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乔正敏及省长助理夏红民为副团长的省祝贺团到会祝贺。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来贺电,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发来贺信。
今天的肃北县,彩球高悬,花团锦簇,城乡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上午9时18分,庆祝大会正式开始,现场鸣放60响礼炮,象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刘立军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及全省各族人民,向肃北县广大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各界爱国人士、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刘立军说,60年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阳光,承载着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走过了无比光辉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刘立军指出,肃北县是我省7个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我省惟一的边境县,加快肃北县的发展,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肃北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予了热切的关心和大力的支持。今后,随着省上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将会对肃北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刘立军强调,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希望肃北县委、县政府以自治县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庆祝大会后,祝贺团一行观看了富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大型文艺表演《边陲明珠歌盛世》,并参观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成就展。
贺电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
值此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驻县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60年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在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希望全县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自治县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推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
贺信
中共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
值此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各界爱国人士、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成立,掀开了肃北历史新的篇章。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励精图治,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奋发图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小康的民族自治县,经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当前,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畜牧、矿产、水利、旅游资源丰富,又是我省唯一的边境县,加快发展的优势十分明显。希望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以庆祝自治县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不断加强边防建设,继续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