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0.9.85 安卓汉化版
VV3.8.05 安卓汉化版
VV4.1.34 安卓汉化版
VV2.8.80 安卓汉化版
VV5.0.47 安卓汉化版
VV4.9.55 安卓汉化版
VV4.2.18 安卓汉化版
VV9.1.32 安卓汉化版
VV3.0.67 安卓汉化版
VV4.1.30 安卓汉化版
VV7.5.15 安卓汉化版
VV2.5.65 安卓汉化版
VV1.7.99 安卓汉化版
VV5.3.00 安卓汉化版
VV19.6.24 安卓汉化版
VV0.6.67 安卓汉化版
VV7.8.71 安卓汉化版
VV7.7.97 安卓汉化版
VV7.6.64 安卓汉化版
VV5.5.16 安卓汉化版
VV9.3.26 安卓汉化版
VV9.9.99 安卓汉化版
VV6.1.95 安卓汉化版
VV6.3.61 安卓汉化版
VV2.3.03 安卓汉化版
VV2.9.53 安卓汉化版
VV7.2.72 安卓汉化版
VV6.2.89 安卓汉化版
VV9.0.42 安卓汉化版
VV9.7.36 安卓汉化版
VV0.1.06 安卓汉化版
VV7.7.34 安卓汉化版
VV4.6.73 安卓汉化版
VV6.2.44 安卓汉化版
VV7.7.41 安卓汉化版
VV1.2.54 安卓汉化版
VV4.5.47 安卓汉化版
VV9.5.13 安卓汉化版
VV9.6.61 安卓汉化版
VV5.7.03 安卓汉化版
VV4.2.00 安卓汉化版
VV6.2.79 安卓汉化版
VV6.3.62 安卓汉化版
分类:单机 / 冒险解谜 | 大小:1.52 MB | 授权:免费游戏 |
语言:中文 | 更新:2025/09/08 06:59:55 | 等级: |
平台:Android | 厂商: 七十路息子垂乳叠股交尾 | 官网:暂无 |
权限:
查看
允许程序访问网络. |
备案:湘ICP备2023018554号-3A | |
标签: 国产➕又黄➕又爽刺视频 嗯~啊~快点🌿死我免费观看 大胸女被c❎黄漫画2D动漫. |
袁隆平诞辰95年
女生回应35天穷游7国仅花万元
确诊为轻微智障的5个表现
确诊为轻微智障的5个表现生病急需钱家人发现32万做了生意 2025/09/08 06:59:55
2025/09/08 06:59:55
女排
上证指数突破十年新高,行情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演绎节奏或可参照2019年。
周汇/文
十年高点一朝突破。
8月18日,上证指数强势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3731.69点,最高冲上3745.94点,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的十年新高。当日,A股总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自2025年4月以来,A股已开启长达4个月的趋势性行情,上证指数突破3674点、3700点等关键关口,成交额站上2万亿元。充裕的资金面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游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私募仓位提升。
其背后是投资者加速入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表明部分储蓄资金或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兴业证券表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数创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
那么,新高之后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现阶段市场的三个主要担忧都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
首先2025年下半年宏观组合不利,暂时不会影响到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需求的关键验证期不在2025年内。其次,与牛市核心叙事直接关联的结构主线,尚未确立趋势。但这可能不会影响2025年四季度好于2025年三季度、2026年春季行情可期的判断。2025四季度行情可能“复制”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特征:少数景气方向做动量+2026年拐点方向高切低+轮涨补涨普遍轮动。
牛市成因节奏
按照光大证券的划分,历史上A股牛市可分为全面牛与结构牛,两者市场特征存在差异。全面牛市阶段,上证指数日均涨幅及市场换手率(MA20)峰值均高于结构性牛市,且全面牛市阶段,个股涨幅超100%的比例以及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100%的产品占比高于结构性牛市。
以上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标准,光大证券对2000年以来的A股四轮牛市进行了区分,其中,2005-2007年、2013-2015年为全面牛市,2016-2018年、2019-2021年为结构性牛市。
光大证券认为,基本面回升是牛市形成的核心驱动力,流动性宽松与产业趋势往往形成共振效应。当基本面全面改善时,通常催生全面牛市,比较典型的有2005-2007年牛市行情。而在基本面结构性改善阶段,若与流动性宽松、产业趋势形成共振,同样可能孕育牛市。市场最终呈现结构性牛市还是全面牛市,关键在于主要增量资金的主体差异。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增量资金易催生全面普涨行情,如2013-2015年;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增量资金则更倾向于引发结构性机会,如2016-2018年、2019-2021年。
全面牛市方面,如2005-2007年企业盈利与宏观经济的同步改善推动市场形成全面牛市;2013-2015年宏微观流动性共振与产业趋势驱动,推动A股市场迎来全面牛市。
具体来看,2005-2007年,企业盈利与宏观经济同步改善驱动全面牛市,期间上证指数上涨502%,名义GDP保持两位数增长,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5.8%攀升至63.5%,超过50%的行业连续四个季度净资产收益率(ROE)出现改善,盈利普涨支撑市场全面上行;2013-2015年,中美货币宽松(降准降息、量化宽松)叠加杠杆资金入场(融资融券余额增2万亿元),与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共振,驱动上证指数上涨164%,形成流动性与产业趋势双轮驱动的全面牛市。
结构性牛市方面,如2016-2018年基本面改善叠加北向资金流入推动权益市场微观流动性改善,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牛市;2019-2021年宏微观流动性共振叠加国内基本面修复与产业升级,推动A股市场形成结构性牛市。
具体来看,2016-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名义GDP回升,但仅少数行业(连续四个季度ROE改善行业占比小于40%)盈利修复,叠加北向资金净流入近3000亿元,其偏好配置核心资产,驱动市场形成结构性牛市;2019-2021年,中美流动性宽松(降准降息、万亿级基金发行)与新能源产业趋势共振,偏股型基金发行带来的资金作为重要增量资金偏好高景气赛道,驱动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期间上证指数上涨49%,电力设备板块以284%涨幅领涨。
光大证券认为,2000年以来的四轮牛市在行情演绎节奏上,均呈现“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震荡上行-牛市极致”的特征,但全面牛市的“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阶段处于牛市前奏,而结构性牛市的“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阶段则在牛市进程之中。
此外,全面牛市极致阶段市场交易更活跃,区间日均换手率较高,而结构性牛市极致阶段的该指标低于其快速上涨阶段。从行情结构而言,牛市极致阶段行业表现分化更明显,领涨行业涨幅相对更高。
从牛市四阶段的成因来看,前期深度调整和预期改善推动市场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基本面修复时滞与获利了结压力导致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从快速上涨的发生条件来看,其一般出现在市场经历深度调整后,且伴随重大利好政策出台或政策信号释放以扭转市场预期的时刻。具体来看,2003-2007年、2012-2015年、2016-2018年及2019-2021年的市场快速上涨前,均经历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且其快速上涨阶段的前后通常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或政策信号释放,比较典型的有2003年末股权分置改革信号逐步释放、2016年年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信号释放等。此外,基本面修复时滞与获利了结压力通常导致市场由快速上涨进入震荡调整阶段。
基本面、流动性与产业趋势推动市场进入震荡上行和牛市极致阶段。从牛市震荡上行和极致阶段的驱动因素来看,这两个阶段市场的上涨通常是多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看,基本面改善奠定2003-2007年、2016-2018年市场震荡上行和牛市极致阶段市场上涨的基础,而流动性宽松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效应推动2012-2015年以及2019-2021年市场在这两个阶段的上涨。
牛市震荡上行开启时点,通常伴随着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此外,牛市的震荡上行阶段,上证指数上涨天数占比通常超过50%,最大回撤通常相对较小,其中,结构性牛市震荡上行阶段,上证指数的最大回撤一般低于10%。牛市震荡上行阶段通常在开启后的第60-80个交易日里的走势较为震荡,且牛市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的第120个交易日前后,市场对前期阶段性高点的突破情况对后续走势影响较大。
市场所处阶段
突破新高之后,目前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是否存在高估的风险?
中金公司认为,截至8月18日收盘,沪深300动态市盈率在12.2倍左右,市盈率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分位数69%左右,横向来看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仍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市场整体尤其是蓝筹板块虽已经历较多估值修复,但目前尚未出现明显高估。当前A股市值升至100万亿元左右,与GDP的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尚处于中等偏低位置。A股市场总市值M2约为33%,处于历史60%分位。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69%,和十年国债收益率相比,权益资产仍有相对吸引力。综合上述指标,A股目前整体估值水平横向和纵向对比来看仍处于合理区间。
光大证券认为,从上证指数的运行来看,2024年9月以来,上证指数走势也呈现出“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震荡上行”的牛市特征,而从上证指数各阶段的驱动因素来看,与历史上牛市各阶段背后的驱动因素较为一致。因此,当前市场或已进入震荡上行阶段,但当前市场走势较为强势,并未在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的第60-80个交易日里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
不过,当前市场或正在逐步形成阶段性高点,后续需关注阶段性高点的成型,以及后续市场能否突破该阶段性高点。若上证指数能有效突破4月8日以来的阶段性高点,未来市场在震荡上行阶段的表现值得期待;若未能突破前期形成的阶段性高点,则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走势或相对震荡,直至牛市极致阶段启动。
光大证券表示,展望未来,基本面修复进程或将呈现温和且渐进的特征,宏微观流动性共振与产业升级有望驱动市场上涨,而在中长期资金有望成为市场重要增量资金之一的背景下,市场或呈结构性牛市上涨特征。
信达证券认为,当下可能是牛市主升浪的前期,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牛市主升浪,市场换手率(总成交额、总流动市值)往往会再次达到牛初高点。近期市场的成交额有所回升,但与历史上的牛市主升浪比,回升幅度并不算大。
根据信达证券的统计数据,2006年8月-2007年5月牛市主升浪期间,市场换手率由1.5%左右快速上涨到6%以上,略突破牛市初期的换手率高点(出现在2006年5月);2014年7月-2014年12月牛市主升浪期间,市场换手率从1%以下快速增长到4%以上,大幅高于牛市初期(2013-2014年年中);2019-2021年牛市期间,换手率出现过多次高点,2019年3月、2020年3月、2020年7月、2021年9月,数值较为接近,2020年7月牛市中期换手率高点略高于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换手率高点。
而2025年4月以来市场的上涨,虽然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换手率比牛市初期的高点(出现在2024年10月8日)依然低很多。
二是牛市主升浪前期和后期风格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化。牛市中期,因为资金明显流入,所以往往会呈现出普涨的状态,而牛市主升浪前期和后期领涨的风格往往会有差异。
如,2006年8月-2007年5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大盘风格,后期小盘风格;2014年7月-2014年12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小盘风格,后期大盘风格;2020年4月-2020年1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小盘风格,后期大盘风格。
2025年4月以来,一直是小盘风格占优,这说明如果当下是牛市主升浪,那很有可能是主升浪前期,而一旦进入主升浪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转向大盘股领涨。
三是牛市主升浪期间,股权融资规模大多会快速放量到历史高位,目前依然不高。股权融资规模的变化是牛熊市拐点的重要指标,熊市后期,由于政策对股市的呵护,往往会出现股权融资规模的下降,而一旦进入牛市股权融资规模往往开始企稳回升。牛市结束的重要前提是,股权融资规模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如2005-2007年和2013-2015年牛市,股权融资规模均在牛市主升浪期间快速回升。
2025年以来,股权融资规模正在恢复,但速度依然较慢,7月股权融资规模刚恢复到661亿元,2025年6月较高的股权融资规模是异常值,其中有5000亿元是财政部参与的对四家银行的定增。
信达证券判断,下半年可能都是牛市主升浪。2024年10月-2025年6月,市场宽幅震荡期间,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各类主题机会活跃,这些特征较为像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全面的牛市。随着下半年政策预期增多,股市逐渐对当期盈利脱敏,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已经接近1年,后续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增加,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主升浪。主升浪期间,股市对利空(比如之前的地产数据走弱)往往反应淡然,而对大部分利多(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反内卷政策等)则反应积极。8月下旬中报披露密集期存在小幅波动,但预计较难改变牛市主升浪的趋势,后续的“十五五”规划、年底对2026年政策展望都可能会带来市场的积极变化。
目前为健康牛
兴业证券表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这是“健康牛”的第一个特征。本轮提振股市,肩负着推动居民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修复、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市场信心、化债并盘活优质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任。近期又增加了推动供给侧出清、“反内卷”的任务。从股市承担的任务看,核心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要实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要让大多数人赚到钱,这便决定了本轮市场一定是底部缓慢抬升的稳步市场,而非动辄“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大涨大落。
其次,即便指数创出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健康牛”的第二个特征。
如此行情特征的背后,则是国内经济在经历过去数年的转型升级之后,新旧动能转换最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各领域的景气亮点或新的产业趋势开始集中释放。
一方面,中国持续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创新药、新消费等各类领域见证“DeepSeek时刻”,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产业亮点不断涌现,带动新动能领域景气释放。另一方面,经历过去几年的供给出清,叠加“反内卷”持续推进,当前更多传统周期和制造板块盈利周期触底、有望逐步困境反转,旧动能板块中机遇也不断涌现。除此之外,牛市氛围下,券商、保险等板块也在吸引增量资金关注。最终市场在“多点开花”下呈现出了轮动式上涨的特征。
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这是“健康牛”的第三个特征。截至8月15日,代表主动公募基金平均业绩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指数分别较2024年10月8日新高上涨11.74%、12.37%,2025年以来分别上涨20.62%、20.48%,跑赢多数宽基。与此同时“翻倍基金”作为机构主动投资能力的重要体现,历史上只在2006-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以及2019-2021年出现。并且参考历史经验,出现“翻倍基金”的次年,主动偏股基金往往更佳。2025年7月,主动偏股基金中已经出现首只“翻倍基金”,为2022年以来首次。因此,机构正在成为本轮增量资金的主力。
6月以来,散户新增开户数相较年初科技行情和2024年“924”行情增长相对偏缓,但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基本恢复至2021年的高位水平。往后看,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历史上机构新开户数与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显著正相关。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后续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新一轮“机构牛”或已在途。
后续投资主线
光大证券表示,当前A股市场表现强势,随着中报逐步披露,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近期,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资金积极流入权益市场,叠加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支撑A股市场维持强势表现。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逐步披露,市场对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
从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来看,可比口径下,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传媒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8月16日,以业绩预告中归母净利润上限和下限的均值作为2025年中报的盈利进行统计,可比口径下,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高于30%的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传媒、房地产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较2025年一季报改善明显;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高于50%的申万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旅游及景区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较2025年一季报改善明显。
周期和科技板块中的部分细分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值得关注。综合中报业绩预告、分析师盈利预期以及工业企业利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建筑材料、通信、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申万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能源金属、水泥、黑色家电、贵金属、普钢、非白酒、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元件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
光大证券表示,短期预期差驱动下,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整体来看,2024年9月以来的市场行情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市场行情演绎的节奏或可参照2019年。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因此,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
行业层面,光大证券建议短期关注前期滞涨方向和中报业绩有望改善的方向,长期关注消费、科技自立以及红利三条主线。前期滞涨方向包括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中报业绩有望改善的方向包括钢铁、建筑材料、通信、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消费主线关注政策补贴、服务与新消费方向;科技主线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方向;红利主线关注部分高质量的红利个股。
配置风格方面,信达证券认为,牛市中期的风格和牛市初期往往会有些变化。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牛市中期风格容易扩散。牛市涨幅最大行业风格,牛市中期反而不强。2005-2007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金融,次之是周期,但牛市中期,涨幅最大风格是周期,金融略跑输市场;2013-2015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成长,但牛市中期涨幅最大是金融,成长最弱;2019-2021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成长和消费,而牛市中期涨幅最大是消费,次之是周期,成长排第三。
牛市中期大小盘往往会波动较大,前半段和后半段风格大多不同。2005-2007年:牛初小盘风格,牛中先大后小,牛末大盘风格;2013-2015年:牛初小盘风格,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风格;2019-2021年:牛初大盘风格,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风格。
配置行业方面,信达证券建议关注以下行业。金融:由银行转配非银,金融整体估值较好,之前涨幅最大的是有高股息特征的银行,后续可能非银的弹性会逐渐增加,牛市概率上升,非银的业绩弹性大概率存在。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若经济偏弱,则受影响较小,若经济偏强或政策支持,则受益较多;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传媒估值性价比较好,AI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可能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周期(钢铁、建材、化工):当前环境下,稳供给政策或将出台,年底可能还会有需求稳定政策。
兴业证券建议当前重点关注券商、AI、军工以及“反内卷”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其中,券商是“健康牛”的直接载体,当前估值不算高,且仍是“人少的地方”,兼具胜率和赔率,后续值得重点关注、配置。
AI:本轮AI行情绎的至今,无论从滚动收益差、成交占比、拥挤度等指标来看,目前均未提示过热信号。从拥挤度、累计涨跌幅、事件催化等多个维度看,后续AI板块内部继续重视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软件应用的扩散机会。
军工: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受益品种,军工板块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受到阅兵+“五年规划”会议的双重催化;最后,对内“五年计划”交界节点叠加对外全球竞争力提升,军工行业新一轮订单释放的预期正在增强,是本轮军工基本面持续改善的长期逻辑支撑。
“反内卷”受益行业:本轮“反内卷”政策的部署,无论是对于国内价格下行周期、还是顺周期板块远景盈利和估值的改善,都是值得重视的中长期逻辑,短期情绪消化过后,仍是值得重视的中长期主线。
本文刊于08月23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上证指数突破十年新高,行情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演绎节奏或可参照2019年。
周汇/文
十年高点一朝突破。
8月18日,上证指数强势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3731.69点,最高冲上3745.94点,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的十年新高。当日,A股总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自2025年4月以来,A股已开启长达4个月的趋势性行情,上证指数突破3674点、3700点等关键关口,成交额站上2万亿元。充裕的资金面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游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私募仓位提升。
其背后是投资者加速入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表明部分储蓄资金或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兴业证券表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数创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
那么,新高之后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现阶段市场的三个主要担忧都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
首先2025年下半年宏观组合不利,暂时不会影响到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需求的关键验证期不在2025年内。其次,与牛市核心叙事直接关联的结构主线,尚未确立趋势。但这可能不会影响2025年四季度好于2025年三季度、2026年春季行情可期的判断。2025四季度行情可能“复制”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特征:少数景气方向做动量+2026年拐点方向高切低+轮涨补涨普遍轮动。
牛市成因节奏
按照光大证券的划分,历史上A股牛市可分为全面牛与结构牛,两者市场特征存在差异。全面牛市阶段,上证指数日均涨幅及市场换手率(MA20)峰值均高于结构性牛市,且全面牛市阶段,个股涨幅超100%的比例以及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100%的产品占比高于结构性牛市。
以上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标准,光大证券对2000年以来的A股四轮牛市进行了区分,其中,2005-2007年、2013-2015年为全面牛市,2016-2018年、2019-2021年为结构性牛市。
光大证券认为,基本面回升是牛市形成的核心驱动力,流动性宽松与产业趋势往往形成共振效应。当基本面全面改善时,通常催生全面牛市,比较典型的有2005-2007年牛市行情。而在基本面结构性改善阶段,若与流动性宽松、产业趋势形成共振,同样可能孕育牛市。市场最终呈现结构性牛市还是全面牛市,关键在于主要增量资金的主体差异。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增量资金易催生全面普涨行情,如2013-2015年;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增量资金则更倾向于引发结构性机会,如2016-2018年、2019-2021年。
全面牛市方面,如2005-2007年企业盈利与宏观经济的同步改善推动市场形成全面牛市;2013-2015年宏微观流动性共振与产业趋势驱动,推动A股市场迎来全面牛市。
具体来看,2005-2007年,企业盈利与宏观经济同步改善驱动全面牛市,期间上证指数上涨502%,名义GDP保持两位数增长,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5.8%攀升至63.5%,超过50%的行业连续四个季度净资产收益率(ROE)出现改善,盈利普涨支撑市场全面上行;2013-2015年,中美货币宽松(降准降息、量化宽松)叠加杠杆资金入场(融资融券余额增2万亿元),与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共振,驱动上证指数上涨164%,形成流动性与产业趋势双轮驱动的全面牛市。
结构性牛市方面,如2016-2018年基本面改善叠加北向资金流入推动权益市场微观流动性改善,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牛市;2019-2021年宏微观流动性共振叠加国内基本面修复与产业升级,推动A股市场形成结构性牛市。
具体来看,2016-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名义GDP回升,但仅少数行业(连续四个季度ROE改善行业占比小于40%)盈利修复,叠加北向资金净流入近3000亿元,其偏好配置核心资产,驱动市场形成结构性牛市;2019-2021年,中美流动性宽松(降准降息、万亿级基金发行)与新能源产业趋势共振,偏股型基金发行带来的资金作为重要增量资金偏好高景气赛道,驱动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期间上证指数上涨49%,电力设备板块以284%涨幅领涨。
光大证券认为,2000年以来的四轮牛市在行情演绎节奏上,均呈现“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震荡上行-牛市极致”的特征,但全面牛市的“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阶段处于牛市前奏,而结构性牛市的“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阶段则在牛市进程之中。
此外,全面牛市极致阶段市场交易更活跃,区间日均换手率较高,而结构性牛市极致阶段的该指标低于其快速上涨阶段。从行情结构而言,牛市极致阶段行业表现分化更明显,领涨行业涨幅相对更高。
从牛市四阶段的成因来看,前期深度调整和预期改善推动市场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基本面修复时滞与获利了结压力导致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从快速上涨的发生条件来看,其一般出现在市场经历深度调整后,且伴随重大利好政策出台或政策信号释放以扭转市场预期的时刻。具体来看,2003-2007年、2012-2015年、2016-2018年及2019-2021年的市场快速上涨前,均经历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且其快速上涨阶段的前后通常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或政策信号释放,比较典型的有2003年末股权分置改革信号逐步释放、2016年年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信号释放等。此外,基本面修复时滞与获利了结压力通常导致市场由快速上涨进入震荡调整阶段。
基本面、流动性与产业趋势推动市场进入震荡上行和牛市极致阶段。从牛市震荡上行和极致阶段的驱动因素来看,这两个阶段市场的上涨通常是多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看,基本面改善奠定2003-2007年、2016-2018年市场震荡上行和牛市极致阶段市场上涨的基础,而流动性宽松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效应推动2012-2015年以及2019-2021年市场在这两个阶段的上涨。
牛市震荡上行开启时点,通常伴随着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此外,牛市的震荡上行阶段,上证指数上涨天数占比通常超过50%,最大回撤通常相对较小,其中,结构性牛市震荡上行阶段,上证指数的最大回撤一般低于10%。牛市震荡上行阶段通常在开启后的第60-80个交易日里的走势较为震荡,且牛市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的第120个交易日前后,市场对前期阶段性高点的突破情况对后续走势影响较大。
市场所处阶段
突破新高之后,目前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是否存在高估的风险?
中金公司认为,截至8月18日收盘,沪深300动态市盈率在12.2倍左右,市盈率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分位数69%左右,横向来看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仍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市场整体尤其是蓝筹板块虽已经历较多估值修复,但目前尚未出现明显高估。当前A股市值升至100万亿元左右,与GDP的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尚处于中等偏低位置。A股市场总市值M2约为33%,处于历史60%分位。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69%,和十年国债收益率相比,权益资产仍有相对吸引力。综合上述指标,A股目前整体估值水平横向和纵向对比来看仍处于合理区间。
光大证券认为,从上证指数的运行来看,2024年9月以来,上证指数走势也呈现出“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震荡上行”的牛市特征,而从上证指数各阶段的驱动因素来看,与历史上牛市各阶段背后的驱动因素较为一致。因此,当前市场或已进入震荡上行阶段,但当前市场走势较为强势,并未在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的第60-80个交易日里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
不过,当前市场或正在逐步形成阶段性高点,后续需关注阶段性高点的成型,以及后续市场能否突破该阶段性高点。若上证指数能有效突破4月8日以来的阶段性高点,未来市场在震荡上行阶段的表现值得期待;若未能突破前期形成的阶段性高点,则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走势或相对震荡,直至牛市极致阶段启动。
光大证券表示,展望未来,基本面修复进程或将呈现温和且渐进的特征,宏微观流动性共振与产业升级有望驱动市场上涨,而在中长期资金有望成为市场重要增量资金之一的背景下,市场或呈结构性牛市上涨特征。
信达证券认为,当下可能是牛市主升浪的前期,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牛市主升浪,市场换手率(总成交额、总流动市值)往往会再次达到牛初高点。近期市场的成交额有所回升,但与历史上的牛市主升浪比,回升幅度并不算大。
根据信达证券的统计数据,2006年8月-2007年5月牛市主升浪期间,市场换手率由1.5%左右快速上涨到6%以上,略突破牛市初期的换手率高点(出现在2006年5月);2014年7月-2014年12月牛市主升浪期间,市场换手率从1%以下快速增长到4%以上,大幅高于牛市初期(2013-2014年年中);2019-2021年牛市期间,换手率出现过多次高点,2019年3月、2020年3月、2020年7月、2021年9月,数值较为接近,2020年7月牛市中期换手率高点略高于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换手率高点。
而2025年4月以来市场的上涨,虽然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换手率比牛市初期的高点(出现在2024年10月8日)依然低很多。
二是牛市主升浪前期和后期风格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化。牛市中期,因为资金明显流入,所以往往会呈现出普涨的状态,而牛市主升浪前期和后期领涨的风格往往会有差异。
如,2006年8月-2007年5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大盘风格,后期小盘风格;2014年7月-2014年12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小盘风格,后期大盘风格;2020年4月-2020年1月牛市主升浪前期小盘风格,后期大盘风格。
2025年4月以来,一直是小盘风格占优,这说明如果当下是牛市主升浪,那很有可能是主升浪前期,而一旦进入主升浪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转向大盘股领涨。
三是牛市主升浪期间,股权融资规模大多会快速放量到历史高位,目前依然不高。股权融资规模的变化是牛熊市拐点的重要指标,熊市后期,由于政策对股市的呵护,往往会出现股权融资规模的下降,而一旦进入牛市股权融资规模往往开始企稳回升。牛市结束的重要前提是,股权融资规模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如2005-2007年和2013-2015年牛市,股权融资规模均在牛市主升浪期间快速回升。
2025年以来,股权融资规模正在恢复,但速度依然较慢,7月股权融资规模刚恢复到661亿元,2025年6月较高的股权融资规模是异常值,其中有5000亿元是财政部参与的对四家银行的定增。
信达证券判断,下半年可能都是牛市主升浪。2024年10月-2025年6月,市场宽幅震荡期间,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各类主题机会活跃,这些特征较为像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全面的牛市。随着下半年政策预期增多,股市逐渐对当期盈利脱敏,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已经接近1年,后续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增加,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主升浪。主升浪期间,股市对利空(比如之前的地产数据走弱)往往反应淡然,而对大部分利多(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反内卷政策等)则反应积极。8月下旬中报披露密集期存在小幅波动,但预计较难改变牛市主升浪的趋势,后续的“十五五”规划、年底对2026年政策展望都可能会带来市场的积极变化。
目前为健康牛
兴业证券表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这是“健康牛”的第一个特征。本轮提振股市,肩负着推动居民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修复、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市场信心、化债并盘活优质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任。近期又增加了推动供给侧出清、“反内卷”的任务。从股市承担的任务看,核心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要实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要让大多数人赚到钱,这便决定了本轮市场一定是底部缓慢抬升的稳步市场,而非动辄“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大涨大落。
其次,即便指数创出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健康牛”的第二个特征。
如此行情特征的背后,则是国内经济在经历过去数年的转型升级之后,新旧动能转换最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各领域的景气亮点或新的产业趋势开始集中释放。
一方面,中国持续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创新药、新消费等各类领域见证“DeepSeek时刻”,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产业亮点不断涌现,带动新动能领域景气释放。另一方面,经历过去几年的供给出清,叠加“反内卷”持续推进,当前更多传统周期和制造板块盈利周期触底、有望逐步困境反转,旧动能板块中机遇也不断涌现。除此之外,牛市氛围下,券商、保险等板块也在吸引增量资金关注。最终市场在“多点开花”下呈现出了轮动式上涨的特征。
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这是“健康牛”的第三个特征。截至8月15日,代表主动公募基金平均业绩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指数分别较2024年10月8日新高上涨11.74%、12.37%,2025年以来分别上涨20.62%、20.48%,跑赢多数宽基。与此同时“翻倍基金”作为机构主动投资能力的重要体现,历史上只在2006-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以及2019-2021年出现。并且参考历史经验,出现“翻倍基金”的次年,主动偏股基金往往更佳。2025年7月,主动偏股基金中已经出现首只“翻倍基金”,为2022年以来首次。因此,机构正在成为本轮增量资金的主力。
6月以来,散户新增开户数相较年初科技行情和2024年“924”行情增长相对偏缓,但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基本恢复至2021年的高位水平。往后看,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历史上机构新开户数与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显著正相关。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后续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新一轮“机构牛”或已在途。
后续投资主线
光大证券表示,当前A股市场表现强势,随着中报逐步披露,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近期,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资金积极流入权益市场,叠加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支撑A股市场维持强势表现。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逐步披露,市场对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
从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来看,可比口径下,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传媒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8月16日,以业绩预告中归母净利润上限和下限的均值作为2025年中报的盈利进行统计,可比口径下,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高于30%的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传媒、房地产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较2025年一季报改善明显;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高于50%的申万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旅游及景区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较2025年一季报改善明显。
周期和科技板块中的部分细分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值得关注。综合中报业绩预告、分析师盈利预期以及工业企业利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建筑材料、通信、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申万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能源金属、水泥、黑色家电、贵金属、普钢、非白酒、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元件等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或将有所改善。
光大证券表示,短期预期差驱动下,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整体来看,2024年9月以来的市场行情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市场行情演绎的节奏或可参照2019年。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因此,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
行业层面,光大证券建议短期关注前期滞涨方向和中报业绩有望改善的方向,长期关注消费、科技自立以及红利三条主线。前期滞涨方向包括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中报业绩有望改善的方向包括钢铁、建筑材料、通信、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消费主线关注政策补贴、服务与新消费方向;科技主线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方向;红利主线关注部分高质量的红利个股。
配置风格方面,信达证券认为,牛市中期的风格和牛市初期往往会有些变化。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牛市中期风格容易扩散。牛市涨幅最大行业风格,牛市中期反而不强。2005-2007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金融,次之是周期,但牛市中期,涨幅最大风格是周期,金融略跑输市场;2013-2015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成长,但牛市中期涨幅最大是金融,成长最弱;2019-2021年牛市中涨幅最大风格是成长和消费,而牛市中期涨幅最大是消费,次之是周期,成长排第三。
牛市中期大小盘往往会波动较大,前半段和后半段风格大多不同。2005-2007年:牛初小盘风格,牛中先大后小,牛末大盘风格;2013-2015年:牛初小盘风格,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风格;2019-2021年:牛初大盘风格,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风格。
配置行业方面,信达证券建议关注以下行业。金融:由银行转配非银,金融整体估值较好,之前涨幅最大的是有高股息特征的银行,后续可能非银的弹性会逐渐增加,牛市概率上升,非银的业绩弹性大概率存在。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若经济偏弱,则受影响较小,若经济偏强或政策支持,则受益较多;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传媒估值性价比较好,AI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可能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周期(钢铁、建材、化工):当前环境下,稳供给政策或将出台,年底可能还会有需求稳定政策。
兴业证券建议当前重点关注券商、AI、军工以及“反内卷”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其中,券商是“健康牛”的直接载体,当前估值不算高,且仍是“人少的地方”,兼具胜率和赔率,后续值得重点关注、配置。
AI:本轮AI行情绎的至今,无论从滚动收益差、成交占比、拥挤度等指标来看,目前均未提示过热信号。从拥挤度、累计涨跌幅、事件催化等多个维度看,后续AI板块内部继续重视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软件应用的扩散机会。
军工: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受益品种,军工板块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受到阅兵+“五年规划”会议的双重催化;最后,对内“五年计划”交界节点叠加对外全球竞争力提升,军工行业新一轮订单释放的预期正在增强,是本轮军工基本面持续改善的长期逻辑支撑。
“反内卷”受益行业:本轮“反内卷”政策的部署,无论是对于国内价格下行周期、还是顺周期板块远景盈利和估值的改善,都是值得重视的中长期逻辑,短期情绪消化过后,仍是值得重视的中长期主线。
本文刊于08月23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一、修复bug,修改自动播放;优化产品用户体验。
二、 1.修复已知Bug。2.新服务。
三、修复已知bug;优化用户体验
四、1,交互全面优化,用户操作更加便捷高效;2,主题色更新,界面风格更加协调;3,增加卡片类个人数据
五、-千万商品随意挑选,大图展现商品细节-订单和物流查询实时同步-支持团购和名品特卖,更有手机专享等你抢-支付宝和银联多种支付方式,轻松下单,快捷支付-新浪微博,支付宝,QQ登录,不用注册也能购物-支持商品收藏,随时查询喜爱的商品和历史购物清单。
六、1.bug修复,提升用户体验;2.优化加载,体验更流程;3.提升安卓系统兼容性
七、1、修复部分机型bug;2、提高游戏流畅度;
厂商其他下载
安卓应用 安卓手游 苹果应用 苹果手游 电脑 东部战区回应加澳军舰过航台湾海峡
相关版本
查看所有 0条评论>网友评论
反馈原因
其他原因